人机大战背后的输赢家

2006-08-24 14:02:00 阅读:2470

人机大战背后的输赢家
   
      历时一个月,中国版的"人机大战"终于在北京落下了帷幕。在这场1+1的接力赛中,号称中国象棋第一人的许银川在最后时刻奕和电脑,"捍卫了人类的尊严"。不过,作为一个长年泡在 IT圈中的网编,笔者并不想讨论"人与电脑谁更强",反倒对于这样一次IT炒作事件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与竞技比赛相同,任何事件的炒作也都有胜负之分。就以本次"人机大战"来讲,笔者认为就出现了事件炒作中的赢家与输家。那么,谁赢了呢?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人工智能协会。这个民间性质的组织在此次比赛之前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人工智能,一个看起来很高深的名词,让人家在惊叹于美国大片中机器人智慧的同时,却对中国的人工智能基本不了解。但就是这样一场看起来做秀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比赛,在以央视为首的媒体大规模的报道和门户网站的强势推广下,让十年寒窗苦的协会成为镁光灯下最闪亮的明星。更妙的是,这家协会很聪明地选择了中国象棋这一中国人熟知而且在技术上最容易提升到顶级人脑水平的棋种,让电脑在打败五位大师的同时,给自己镶上了人类顶级智能研究协会的标签。如此精明的设计,岂有不胜之理? 
  "人机大战"的第二个赢家当属此次参赛的国象选手们。与国际象棋的世界通用性相比,中国象棋近几年始终处于第三(第二是围棋)的尴尬位置。在许多人的眼中,这一棋种似乎只是街头大爷们的玩物,而媒体也似乎并不愿意给这一棋种更多的版面。因此,中国象棋的选手们也很希望能在人前秀一把,抖一抖威风,从而在经济上也能够与时俱进一下。这次人机对抗恰恰就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尽管在第一场全部的 10局比赛中,五位大师败给了电脑,但据说某位大师因此获得了一家省级电视台长达45分钟的专访,而多家门户网站的直播也无形中替大师们提升了知名度。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出镜,相信是大师们过去所无法想到和得到的。而出名就意味着得利,相信这样的道理高智商的大师们不可能不懂。借一场秀出自己,惜败的大师们其实才是赢家。 
  第三赢家当属浪潮服务器。作为一家面向企业应用的服务器厂商,浪潮的知名度只限于专业群体中,以至于据说湖南省某市还存在着浪潮牌洗衣粉这样在当地比浪潮服务器更知名的品牌。而这样一场"人机对抗",在吸引了大量读者、网民关注的同时,无形中也提升了浪潮在普通人群中的知名度。特别是当浪潮天梭号称"以 1敌5"取得"人机对抗"的胜利后,浪潮和天梭,更是在各种大众媒体中被记者们一次次提起,以至于笔者一位从不摸鼠标的朋友都声称知道浪潮是做服务器的,而这样的宣传效果即使买下央视的标王恐怕也未必能达到。更关键的是,据浪潮副总裁王恩东称,此次宣传的投入远远低于今夏各厂商在世界杯期间的投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浪潮怎能不是赢家? 

  谈完了赢家,那么在这样一件"人机对抗"的背后,有没有输家呢?笔者认为有,而且不止一家。 
  第一个输家就是浪潮。看起来虽然与前面有点儿矛盾,但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在已经有了"卡深之战"的成功战例之后,浪潮更应在这场"人机对抗"中赢得更多。试想当年IBM 在推出"卡深之战"之前在全球的服务器市场中虽然表现不俗,但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却只能是DEC和Alpha 的小弟。一场"卡深之战",炒作大师级的IBM在让"更深地蓝"击败卡斯帕罗夫的同时,成功树立起高性能计算领袖的形象。至此之后, DEC被康柏吞下,而Alpha也被SUN 收购,唯有IBM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市场中一马当先,"卡深之战"对于整个IT业界之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反观本次"人机对抗",很显然浪潮的炒作水平远远没有 IBM高。虽然也通过了体育记者们的视角将浪潮、天梭进入到了普通人的视线,但是却没有及时将这一事件进一步提升到引发全社会对人工智能进行争论这一层面,白白浪费了绝好的树立自身高性能计算领袖形象的机会。因此,如果从集团层面来看,浪潮可谓输家。 
  另一个输家其实就是我们的IT媒体们。作为一件应该被看作是中国人工智能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国的 IT媒体在报道时似乎有些懒惰。笔者在连续跟踪的一个月里发现,与体育媒体、门户网站的高规格报道所不同的是,除了少数IT 网站刊布了消息外,IT的平面媒体们显得都很珍惜自己的文字,就算是报道也是豆腐块居多。以至于笔者在与某著名体育记者闲聊时,对方的第一句话是"这明明是你们该报道的事儿,现在整拧了"。看来,与越来越"狗仔化"的体育媒体相比, IT媒体们似乎鼻子要更灵一些才是。当然,这其中也与浪潮在广告投放方面的吝啬恐怕也不无关系。而这正好应了那句话,"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任何事件的发生,其背后都有炒作的影子。在这场IT事件的炒作中,或许我们也该反思些什么。 来源:李治钢 电脑版
返回:资讯列表|中体象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