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棋类教学是开掘孩子智商的金钥匙

2005-02-28 15:06:00 阅读:6602

棋类教学是开掘孩子智商的金钥匙

(章汉强)

http://www.stqiyuan.com/

  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加强对孩子早期教育,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素质教育”呼声渐长的今天,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众多的教育改革途径中,笔者认为加强棋类训练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对于棋类训练,笔者有非同一般的经历,有非同一般的认识。笔者9岁下棋,被人称为“棋痴”。天道酬勤,笔者从1980年到1987年,蝉联八届取得汕头市象棋比赛成年组冠军;1989参加三省五市象棋比赛夺得金牌,1990年笔者又获得二省八市象棋比赛冠军;尤其是与全国象棋冠军、象棋特级大师吕钦下和,更是使笔者名声大噪,什么“汕头棋王”、什么“常胜将军”的美誉和桂冠都有。随之,慕名向笔者学棋的人与日俱增。
  从1979年笔者应邀进入汕头市少年宫当象棋教练,以后还在多家学校开展象棋教学活动,把棋类教学引入课堂。从教20多年来,笔者共培养输送了象棋国际特级大师许银川、中国象棋特级大师陈丽淳、成年乙组冠军国家大师李鸿嘉、亚州少年冠军国家大师朱琮思等棋坛顶尖高手,笔者的弟子们拿过的全国冠军和省冠军就有60多次,为推动汕头乃至全国棋类运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奕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高产“冠军”而名闻遐迩,被称为“神奇教练”。2000年汕头市棋院成立,笔者出任院长职务。
经过艰辛开拓,如今汕头棋院已拥有30多位棋类训练的老师。他们分布在各个分教点,为着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城市和乡镇的各个角落东奔西忙。目前汕头市已有100所小学将棋类教学列入第一课堂,其中有40所学校拥有棋队,100多所幼儿园引入棋类训练。学棋蔚然成风。实践出真知,下棋和教棋使笔者深刻领悟棋类训练的奥妙玄机。
  一、棋类训练是提高孩子智商和情商的最佳载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概而言之为“四能”。
  (一)、棋类训练能开发智力
列宁说:“象棋是智慧的体操。”弈棋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一局棋从开局到终局,自始至终伴随着弈棋者对棋局形势的分析、判断、谋划、推理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弈棋者每下一步都要考虑全局,看对方落子,就要考虑对策,在棋局结束以前,这种思维活动一刻也不能停止。甚至在棋局结束以后这种思维活动还不会马上终止。当孩子们面对棋盘时,他们往往要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冥思苦想寻找妙着,思维能够长期处于活跃状态,智力得以很好的开发。有的孩子还能在棋盘上悟出许多人生的大智慧。
  笔者曾多次询问跟我学棋的孩子:“学习难还是下棋难?”他们的答案都是“学习容易,下棋难。”实际上,这些学棋的孩子,正常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投入在棋类训练上。但他们学习起来却感觉非常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在日常的棋类训练当中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计算力和设计能力,促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也难怪人家说“聪明人适合学象棋,学象棋使人更聪明”了 。
下棋还能训练孩子的记忆力。人称“东方电脑”的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曾在嘈杂的公众场合背对19盘盲棋,下棋时19步同时出现。如此惊人的记忆力可说是叹为观止。但这并不是柳大师的脑子异于常人,学棋人只要善加训练,就有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在我的弟子中,不少年仅七、八岁的孩子就能将棋书、棋谱倒背如流。也有孩子能将下过的棋局背得滚瓜烂熟。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教育”。棋类训练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两个孩子对弈,负棋方常常会对整个棋局进行回顾复盘,对一些劣着进行重新分析与评价,找出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探索转败为胜的妙着,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胜棋一方也因此而找到了正确分析、判断的方法和谋略成功的途径,从而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才干,智力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棋类训练能培养欣赏能力
  下棋能培养孩子欣赏美以及自我欣赏的能力。棋盘也讲究美感。在棋盘中,棋子与棋子之间有机联系在一起,要相互协调,不能乱摆乱走,把棋盘搞乱。懂得欣赏,就有兴趣。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在某种程度来讲就是培养他们经久不衰的兴趣。
这种欣赏能力延伸开来,也是一种赏识教育。在孩子走了一步妙棋时,老师不能视而不见,而要大力赞扬和鼓励:“哎呀,这步棋多妙啊!你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一步棋?你一定还能想出更好更妙的,真是太聪明了!”对孩子来讲,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激赏是非常重要的。也许老师的一个赞叹的眼神,一种赞赏的口气,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大的意义。久而久之,即使失败,孩子也能坦然面对。要培养小孩有奋斗目标,他在整个棋盘有信心,自信,在兴奋中思维。关爱哪怕一步步微小进步大力鼓舞。下不好也要给他沟通,分析利弊,像朋友一样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使他在比赛时浑身是劲。根本没有负担,不背包袱。一种我要拿冠军的比赛心理,世界冠军就是这样塑造出来的,经常跟孩子讲,鼓励他们继续冲刺,勇于挑战。
  (三)、棋类训练能锻炼承受能力
  中国一位心理学教授龚浩然先生在1985年前后提出一个关于人才成长的重要观点:“智力正常,个性成才。”一个人智力好,只是成才的一个条件,更重要的是他是否从小培养发展了良好的个性。这里的个性指的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包括情感、性格、气质、理想、信念、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现在家长、老师普遍反映孩子的承受能力差,生活稍不如意就歇斯底里,走上极端,因心理承受能力不佳而酿成命案的惨剧时有发生。
  进行棋类训练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个棋手,他不可能永远都处于优势,即使处于优势,还可能因轻敌甚至一着不慎而变成劣势或一败涂地。只有教育孩子胜不骄败不馁,树立必胜信念,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毅力,提高心理素质,才能在劣势时临危不惧、沉着应战而转败为胜。在棋盘上经历无数次的成败风雨,孩子在生活中的心理承受能力自然能得到加强。
  棋局的胜负还能让学生得到静心、细心、专心、耐心的行为习惯培养,通过下棋,孩子们明白了做事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能有丝毫放松丝毫懈怠,否则就有可能马上由优势转为劣势。此外, 良好的棋风能培养孩子脚踏实地、深思熟虑、正确估计自己和对待别人的习惯,严格的棋规能帮助孩子形成“落子无悔”、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遵守规范的棋风;下棋注重讲究指令的协调,棋子之间团结合作才能胜出。通过下棋实际上也培养了学生的纪律观念。今后他们走上社会也就自然能考虑到公众的利益。
  (四)、棋类训练能激发兴奋点
培养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抱怨生活没意思。很多大人都无法理解。其实仔细想想,上学、回家两点一线的枯燥乏味正在消磨着孩子的自由天性。如何激起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无限热爱,我认为棋类训练就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兴奋点。在棋盘上释放他们无穷的精力,挥洒他们自由的天性,是最佳的途径。
1992年到2000年,我在新乡小学教棋时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差,课余我只能带着学生在破旧校舍里训练。这是一个陈旧的小礼堂,每逢下雨,雨水就漫进教室,浸没了师生的脚面。可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1993年,新乡小学的杨珊莉、程新楷、洪嘉荣就在广东省少儿象棋锦标赛上捧回了四个冠军。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下棋的过程中,他们思维活跃,全身的细胞都处于一种莫名的高度兴奋之中,即使付出了很多辛苦,都不觉得疲劳。同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2003年元旦,我的学生年仅6岁的陈韵佳在潮汕体育馆耗时7小时24分结束了“将军漆杯”一人对一百人象棋车轮战,以其82胜6和12负的佳绩创造了上海吉尼斯世界记录。当时很多人都把她看作是神童。她真的是吗?就我观察,陈韵佳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姑娘,在平常学习中甚至还有些粗心,没有什么迹象表明她的智力超群。那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能连续站7个多小时,一人挑战一百人?就是兴奋!医学上说兴奋可以延长人的生命。一个人做事能常常处于情绪亢奋状态,她的精神就会高度集中,随之她的思维活动就会非常活跃,这样哪有不胜的道理。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机会成为神童。他们之所以有差别就在于孩子的早期潜能是否早被发现。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棋类训练的过程中,方法很重要。孩子兴趣广泛,接受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在教棋时,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对棋类有比较持久的兴趣。
  二、如何开展棋类训练呢?概而言之为“四要”。
  (一)、棋类训练要从形象入手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在4—10岁时大脑发育非常迅速,很容易吸收新知识,传统的模仿教育过于机械,其实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下棋最能够帮助学生开动脑筋,教会小孩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做。我告诉孩子:下棋的时候,你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官,现在棋盘上的16个棋子就是16个兵种,你们可以把他们想象成海、陆、空三军或者特种部队,这些部队做什么,在什么位置最好?都在于你指挥官的调遣。你只有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当然,有些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在教棋的过程中,我还摸索出一套将棋子与数字分值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用分值代替棋子的等级级别,帮助孩子认清各个指令的价值,直观鲜明,易被孩子接受。下棋时首先教给孩子指令的价值,比如车9分,可能是一个司令。马4分,炮4分,象2分、士2分、兵1分、过河兵2分,让他们知道并体会兵种到了某个位置也许还会产生价值的变化。
  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棋路,我还经常将棋子的走法与现实联系起来。比如讲车的走法时,我就启发孩子:“爸爸开车的时候是不是都尽量开到广阔的地方去,要不然就会塞车,那么我们棋盘上的车是不是也应该走到开阔的地方?” 这样一来,孩子自然对棋子的走法记忆深刻了。
  (二)、棋类训练要循序渐进
1—3年级的学龄儿童处在学棋的黄金时段。这时他们的智力在慢慢形成,最容易培养他们在学习、比赛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在新乡小学师生的支持和配合下,我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制定了缜密而科学的训练计划,同时注意观察,看学生下到什么程度,再制定相应的训练进度和训练方法。
对一年级的学生,我尽量用游戏性的东西引发他们的兴趣,教孩子认识了解棋盘,认清棋子在棋盘上的基本方位,掌握各种棋子的特点和走法。还通过各种棋子代表各个分值来锻炼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随着他们基本技法的纯熟,到了四、五、六年级时,就逐渐教给他们战术的综合。从最简单的单子杀王到联合兵种杀王,从单兵到多兵残局,锻炼学生处理全局和局部、进攻和防守、虚和实、舍和取等关系的能力。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结合在其中,不是单单战术。每周一次的棋课中,从简单的车马炮兵种价值,单个兵种的运用,到全局的运用,培养他们调配全局的能力。通过一年的下棋训练发现,孩子头脑会变得更聪明。
  (三)、棋类训练要因材施教
  几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如今,新的课程改革又吹响了这一号角。什么是因材施教?除了在教学中,要及时根据每个孩子爱好程度、思维能力强弱不同来调整训练方式、进度外,还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孩子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我在新乡小学教棋的时候,就提出了“自由生”的概念。当时我提出让下棋的学生作为自由生,只去听课,不要强制他们做作业,自由来安排学习时间,想去棋室就去。对这样大胆的想法,新乡小学的张国林校长虽然也有疑惑,但非常配合我。很快成绩说明一切:无论是在单元考还是期中期末考中,这些学生都是名列前茅。棋类教育在新乡小学师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时间学生都以进入棋队为荣,为了进一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学校棋队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才能进入棋队。于是,想进入棋队的孩子无不争先恐后地努力学习。这样棋类教学和数、语、外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棋类教育在新乡小学的全面铺开,不仅使广大师生家长得到莫大的益处:孩子们普遍反映学习轻松了;老师们反映孩子的脑子灵活了,精力集中了;家长们反映孩子的性格变好了,成绩提高了。新乡小学也在短短七、八年的时间,由于有了棋类教学这个亮点,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它由一所不起眼的农村学校成为汕头市有名的重点小学,被评为全国传统棋类项目会员学校,汕头市棋类重点单位。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副省长许德立、原汕头市委书记庄礼祥先后视察该校,世界冠军吕钦也曾到新乡小学辅导小棋手们。
  在长期的棋类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棋类训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优良途径。它投入的成本小,象棋的价格便宜,不为经济条件所限制,对场地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愿意,随时随地都能杀上几盘。但是它的收益很大,在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上都有科学、独到之处。
  (四)、棋类训练要通力协作
  诚然,全面深入开展棋类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毋庸致疑,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棋类运动,不仅具有娱乐的功能,更是一种陶冶情操,增强智力的运动。国家早已将棋类列为体育竞赛项目,2001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又下达文件,把棋类训练引入校园,汕头捷足先登,把棋类教学列入第一课堂。无疑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为实践建设文化大市和体育大市的积极举措,振兴棋类教育,既是浩大工程,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光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用全社会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政府部门要重视,把棋类训练列入议事日程,出台相关的倾斜规定或政令,并经常予以关心过问。
  此外,棋类训练必须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比赛活动,平时我们在棋院内部就组织小棋手们开展“十局赛”、“循环赛”、“交流赛”;对外组织小棋手们开展“少儿象棋擂台赛”、“少儿象棋棋王赛”、“少儿象棋锦标赛”。单2004年就组织市级棋类比赛6次,参加省级和全国性棋类比赛各1次,参加比赛的小棋手达二千多人次;全国赛捧回了8个层次的象棋冠军的桂冠。我们还与媒体联合举办“周周棋局”征答活动,收到征答信函二千多封,从内到外把棋类训练活动搞得如火如荼,成为领导关心、群众喜欢的亮丽风景线,这是我们培养大量冠军的“秘密武器”。
棋类训练是手段,提高教育素质是目的。领导重视,群众支持,上下同心,通力协作,棋类训练普遍开展,教育素质一定能提高,中化民族一定能振兴。

            汕头棋院:章汉强
            2005年元旦 
            http://www.stqiyuan.com/
电脑版
返回:资讯列表|中体象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