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学棋热”期待厚积薄发
    苏州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而棋作为琴棋书画中的一类,不仅有着文化历史的传承,而且是真正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化。
    连续三天在苏州举行的三星财产杯世界围棋大师赛,是世界级棋类大赛首次来到苏州。同时苏州象棋精英擂台赛正打得如火如荼。这是建国以来苏州棋界少见的一大盛事,同时也说明苏州棋类活动正进入一个盛世。
    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苏州棋类运动盛世的背后,几十年来苏州只出过一个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徐俊。平时下棋的人多,关键时刻却只能看别人下棋。学棋的苏州少年儿童已经达到十万左右,可是家长老师们虽然都把下棋作为一项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很多优秀的苗子尖子,却在“小升初”之后就挥别了学棋之路。
    尽管如此,苏州的很多棋师棋友依然坚信,苏州棋类活动的厚度摆在那里,厚积薄发只是时间问题。
    现象:火热却水深 学下棋已经成为一种“热”
    学下棋,已经成为一种“热”。目前苏州孩子们学棋,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正规又普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学校开课教棋、棋院专业教练教棋、社会私人教棋。下面我们通过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这三种最为普遍的棋类运动,来看看当前苏州学棋热的现状。
    案例一学校教棋:敬文的同学们都会下国际象棋
“每一个敬文的学生都会下国际象棋。”苏州市敬文中心小学的潘校长告诉记者,作为国家国际象棋人才储备基地,国际象棋教育已经开展了近10年,成为了学校的特色项目。
    案例二棋院教棋:苏州小棋手屡获全国冠军
    1987年,两届省冠军  庞小予正式接任市体育局象棋专职教练,谈到当时我市象棋界的影响时,他显得尤为热情。他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末,苏州对于象棋界的影响可谓空前,那年参加的江苏省青少年象棋比赛中,总共6枚金牌,苏州就占据了4枚。
    虽然如今苏州对象棋界的影响不如以前,但仍有很多优秀的苗子。 2000年出生的董毓男,去年和今年连续夺得了全国全省的冠军。02年出生的小将席梓旭成绩也非同小可,今年他也获得了省比赛的亚军。
    案例三教练教棋:市区的业余五段就有35人
    翟东川是苏州围棋界的“一哥”,除了自己下棋,他的职业就是教孩子们下围棋。他的正源围棋俱乐部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已经教过200多人下棋。正源围棋俱乐部目前有11个教练,设锦帆路本部以及相城区、园区、新区三个分部。既有一周两次、一周三次的辅导课,也有一对一的单独辅导。而他在俱乐部开业之前,教过的学生就已达到600多人。
    据翟东川统计,目前在苏州各个俱乐部学围棋的少年儿童,大市范围内就有5万人左右,市区也达到上万人。如果加上“懂吃棋、懂气”这些围棋基本死活规则的孩子,就更远远不止这个数。
    从2003年苏州正式有了围棋培训班开始,七年的时间内,苏州大市的各个围棋培训班共培养出业余五段70名,其中市区有35名。
专业棋手却成了一种“冷”
    在“学棋热”的背后,其实却涌动着一股“寒流”。这么多年来,苏州就出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徐俊一位专业棋手。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苏州的小棋童们在各类中小学生的比赛中摧城拔寨,但上了一个年级,到了一定的年龄,却就此销声匿迹。颇有点虎头蛇尾的味道。我们还是通过案例来看看“冷”的现状。
    案例四到了业余五段就没戏了  姑苏晚报围棋队连续三年代表苏州参加了全国晚报杯业余围棋锦标赛,虽然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个遗憾和疑问,为什么姑苏晚报围棋队的小棋手,都是外援呢?
    苏州七年出了70个围棋业余五段,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再想一想,这70个业余五段咋就出不了一个业余六段呢?在翟东川看来,苏州的业余五段和北京围棋道场那些业余五段的小孩子们相比,棋力还是要差一两个子。
    苏州的这些业余五段小孩子们,其实还只是把考级作为一个目标。而北京道场的那些业余五段的小孩子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学棋下棋打比赛。“我们俱乐部为市队省队都输送了围棋优秀苗子,但据我所知,市区的这些学棋的孩子们,包括业余五段在内,没有一个送去北京围棋道场。 ”也就是说,苏州小棋手里那些再优秀的苗子,到了业余五段之后,围棋之路也就戛然而止了。
    原因:热心不专心
    原因一:经济条件是把双刃剑
    下棋之所以普及,是因为人皆可下。一副棋盘,两盒棋子即可,不受场地、时间和金钱的限制。但学棋就不一样了。场地、时间、金钱都是学棋的要素。经济实力当然是不可缺的要素。
    苏州经济实力强,学棋的孩子家境也都很不错,至少有一定的经济条件。翟东川介绍说,他那里学棋的孩子,家里的条件都不错。而即使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只要有天赋,翟东川的俱乐部也会减免一定的费用。但是在翟东川看来,经济条件对于学棋的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家里条件不好的,学不起,家里条件好的,又不希望孩子走上棋手这条道路,毕竟这很苦。 ”
    就拿送孩子去北京围棋道场学棋来说,为了让孩子继续学棋,有些家长甚至卖了房子、辞了工作,陪孩子到北京。而很多苏州的家庭并不愿意这么做,这么做的确也不符合实际。
    原因二:学棋更多是兴趣爱好
    在以国际象棋为特色之一的敬文中心小学门口,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等孩子放学的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国际象棋,家长们纷纷表示支持。“我家的孩子平时老坐不住,连吃饭也不专心,我真担心他上了小学能不能认真上课。后来学了下棋,我发现他比以前安静了好多,脾气也没那么任性了。 ”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看到现在乖巧懂事的儿子,别提有多高兴了。另一位家长李女士则表示,现在孩子们学这学那的,艺术、音乐等种类实在太多,她挑花了眼,而刚上小学的女儿好像对这些也提不起兴趣。后来李女士发现女儿对国际象棋情有独钟,倒是特别喜欢,让她学这个也挺好,培养气质与修养。
    而教象棋的庞小予说,现在的家长多数让孩子参加象棋培训是有目的的,一是想让孩子开发智力,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其次就是视象棋为孩子兴趣爱好中的一个,他说:“现在的孩子外面报的兴趣班很多,如绘画、钢琴、游泳、象棋等……而象棋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所以说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象棋这块来的是少之又少。一般到了小升初,家长就会停止孩子的象棋培训,全力让孩子投入到学业上。所以可惜了不少好的苗子。”
    更多的时候,学棋看上去是一种素质教育,也的确起到了素质教育的效果。但一到升学读书的关键时刻,学棋还是被舍弃了。在有些家长的心中,学棋只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辅助手段,毕竟,学棋对开发智力,尤其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很有用。
    原因三:职业棋手要过独木桥
    当然不能只归结到家长和孩子的主观原因上。客观原因也不能忽视。学棋和其他项目一样,搞体育,奥运冠军才有多少个?弹钢琴,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郎朗。更何况成为职业棋手乃至世界冠军,这条道路处处都是独木桥啊。
    就围棋来说,目前全国学围棋的孩子何止百万,光北京围棋道场那些一天到晚学棋下棋的孩子就不少。但每年中国棋院的围棋入段名额只有20个。其中18-25岁名额是两个,女棋手名额是3个,15周岁以下的名额是2个,剩下的15-18岁这些最需要入段以确立人生发展方向的名额,只有12个。从百万少年中选出12个,其入段率比高考入学率还小,这是真正的独木桥。
    希望:厚积会薄发
    尽管苏州目前的学期热中有点虎头蛇尾的味道。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师、家长、教练乃至专业棋手,都对苏州棋类活动出人才、出成绩抱着充满希望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苏州棋类活动的厚度大,苏州经济好,文化水平高,历史悠久,人天赋高又聪明,出几位顶尖棋手的条件都具备,需要的只是时间。
    老师说:
    “以棋养德,以棋启智。 ”十六中的国际象棋普及教学在苏州乃至全国的中学里都已经十分出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徐俊就是从十六中出来的。今年上初三的张亿宸和曹若楠都是十六中国际象棋的“高手”。其中张亿宸在去年还被选到江苏省省队,曾经获得全国中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第三名、省中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第一名、市中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第一名、江苏省国际象棋少年组冠军等奖项。曹若楠也屡屡得奖,在今年暑假刚刚结束的江苏省国际象棋比赛中获得了第四名。对于培养专业棋手,十六中政教处主任张艳表示,开展国际象棋教育的初衷还是培养孩子们的德与智,更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工作与生活。而对于非常有潜力的学生,学校一定尽力培养。至于今后他们是否会走上专业棋手的路,那就要看他们自己以及家长们的态度了。
    家长说:
    对于今后的发展,几位敬文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都表示,只要孩子喜欢,把国际象棋作为长期的兴趣爱好,或者有机会成为专业的棋手,都会尊重他们的想法。
    棋院说:
    为了能够更多地培养出苏州象棋界的好苗子,为了继承与发扬苏州象棋的传统优势,苏州棋院院长薛蓉目前正着手要为苏州打造出一流的教练队伍、一流的运动员队伍、一流的棋类管理模式。
    教练说:
    围棋教练翟东川说,南京、无锡现在的围棋水平和比赛成绩,都比苏州要好,围棋尖子也比苏州多。但是“我们苏州学围棋的人多,年龄层次分布大,厚度也大得多,水平和成绩迟早会超过他们。 ”
    棋手说:
    围棋世界冠军常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苏州有这么多学棋的孩子,无论是对中国围棋的发展,还是对学棋的孩子和家长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围棋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素质教育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而职业围棋毕竟只是围棋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家长和孩子不走这条路,其实也很正常。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很有天赋,那么家长们其实也可以考虑往职业道路上培养,不然就有点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