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大雅话两棋--首届智运会征文文章(一等奖)

2008-09-14 12:20:00 阅读:4766

大俗大雅话两棋

  从小喜欢下棋,也喜欢写点与棋有关的文章,看到“我喜爱的智力运动”征文启事后,我又不禁跃跃欲试了。想了好久没动笔,因为到底是写围棋还是写(中国)象棋,着实让我犯了踌躇。业余时间里,自己同时做着潍坊棋协网(http://www.wfhxqy.com)“围棋文化”和昌邑象棋网(http://www.cyxqw.com )“棋缘杂谈”两个论坛的版主,对这两棋都是喜爱有加。想来想去无法割舍,还是合一起写写吧。
  其实,围棋和象棋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华彩乐章,只是所扎根的土壤不同而已。
  围棋自古为“文人”所好,所谓“琴棋书画”四大雅事中的棋,所指大约仅是围棋吧。围棋历来是士大夫阶层娱乐消遣、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又经过历代文人咏诵渲染,围棋文化早已成为“士大夫文化”的标志之一,时时体现着高贵的气质,透露出宁静淡泊的“雅”相。手谈之先,一杯清茗在手,半开纸扇轻摇;对弈起来,讲究统筹大局,含蓄从容,如能围而不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是围棋的至高境界。近年来以“韩国流”为代表的力量派虽战绩卓越,却始终得不到中日两国的认可,大概就是因为其好战的风格太过直接与张扬。下围棋对棋具的要求也甚高,棋盒宜用红木做,棋子以云子为佳。就连围棋的名称,经文人的演绎也是花样百出,除非是围棋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相信没几个人能说得全。明代才子解缙曾用围棋别名写了一首《观弈棋》:“鸡鸭乌鹭玉楸枰,群臣黑白竞输赢。烂柯岁月刀兵见,方圆世界泪皆凝。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需修容。何必手谈国家事,忘忧坐隐到天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数数,看你能数出几个来。
  象棋则是根植于万千百姓之中,是“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茶楼酒肆,田间地头,修车摊前,南墙根下,无不是象棋活跃的舞台。民间下象棋没什么大讲究,叼根烟卷,吞云吐雾也可;趿双拖鞋,赤膊上阵无妨。山东昌邑籍地方名手郝明武参加市比赛上台领奖时,身着短衫短裤,高大威猛,堪称一绝,为潍上棋友津津乐道。象棋对局,如能大杀大砍以至精巧入局,妙手成杀,则会让人赞叹,成为名局。“少年姜太公”的棋困然功力深厚,破绽极少,但总有人觉得“胡司令”六七十年代的棋大开大合,看起来更为过瘾。老百姓下象棋,有时“俗”到了极点。虽有“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无悔大丈夫”的古训,可在街头棋摊,下棋者没急而两位看棋的仁兄先吵红了脸的事,比比皆是;为悔一步棋而动手抢夺棋子,以至被对方抓破了手的经历,笔者也曾有过几次,当时气炸英雄肺,可回头想想,这有什么,真性情嘛。
  很久以来,“士大夫文化” 和“大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面,被掌握“话语权”的文人阶层人为的割裂开来。好象一谈中国文化,就只有琴棋书画,风花雪月,而无视民间艺术和的大众意识存在。难道说,只有京剧是国粹,二人传就不是艺术?只有清静淡雅的国画是中国绘画的颠峰,大红大绿的年画就不是人民艺术的结晶了吗?如果你真这么想,可以到我们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大观园里看看,那些色彩艳丽的年画里面,有一个鲜活大写的“人”。 
  扯远了。其实,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俗到了极点,就是雅的极至,就如佛家“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两者是相通相融的,真正关心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人,此事不可不察啊。
 
(作者:赵允生,男,1973年11月生,山东省潍坊市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作者:赵允生 电脑版
返回:资讯列表|中体象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