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棋类网络化生存报告

2007-11-16 12:09:00 阅读:4675

中国传统棋类网络化生存报告

  中国象棋人口约五千万,围棋人口约两千万,其中过半的棋迷接触过网络甚至网络对弈过,尤其在年轻一代棋迷中——

  据今年信息产业部的调查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1.72亿。而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中国象棋人口约五千万,围棋人口约两千万,五子棋人口也逾千万,但其中不到一成的棋迷属于“互联网用户”,与之需要区别的是,过半的棋迷接触过网络甚至网络对弈过,尤其在年轻一代棋迷中。在目前这样一个多媒体的传媒生态中,信息高速公路初见雏型,网络化大潮汹涌急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中的“棋”,面临怎样的新发展和危机呢?

  更丰富、更便捷的共享资源

  网络快捷、海量的信息给了人们极大的选择空间,也满足了广大棋迷朋友们的各种需求。从棋类文化知识、棋界名人轶事到大师们以前和最近的对局棋谱,多样化的棋文化资源在第一时间就能为棋迷们所共享,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数年前TOM围棋频道对各种围棋大赛的直播吸引了众多的围棋迷,目前某门户网站上以“象棋王子”为首的几个象棋博客对中国象棋的各种大赛进行直播,甚至打出了“宣扬棋道 复兴国粹”的口号,也使中国象棋今年在网络上的人气飙升。

  目前从棋类资源的整合来看,对局棋谱的直播或转播是最丰富的:中国象棋甲级联赛等其他重大比赛的对局棋谱同步直播,在稍后还有大师们对一些精彩棋局的讲解视频,甚至中国象棋对外交流活动的棋谱也能同步直播;围棋经过几年的同步直播,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稳定;五子棋在网络中由于关注的人相对少很多,观看比赛还需要下载一些软件,因此五子棋的棋谱转播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如果拿电视媒体做一个对照,棋类比赛的直播或转播在数年前还是比较多的,但在目前已经基本没了,也许过于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效益,但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可以期待的是,将来在数字电视中这些节目又有可能复兴。如果拿纸质媒体做一个比照,报纸和相关的杂志对棋类的报道尽管在版面上有所调整,但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这也为我国棋类人口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由于分流效应和扩散传播效应,棋类信息虽然在电视渠道暂时萎缩,但在网络渠道却迅速扩张,这也得益于网络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共享信息。

  更广阔、更互动的交流平台

  网络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平台,不仅能快捷地反馈,进行交流;还能广泛地体现“草根意志”,反映多样化的民意。目前除了几大网站对局直播的网络讨论,很多著名棋类记者们的博客也能聚集人气,释放棋迷们对同一赛事的多样化观点;而以某种棋为主要话题的QQ群等也悄然兴起,进一步固定了受众群,也为二级传播培养了更多的意见领袖。

  与此相适应的,网络这种广阔互动的交流平台多样化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更多棋类爱好者可以在对弈网站、博客甚至QQ群里听人讲棋、学棋,也可以与人切磋,这种跨越距离的开放式交流一方面拉近了匿名高手与普通爱好者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对扩大普及面、提升关注度也有不小的贡献。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目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增多网站、对弈平台等的访问量,进而增加广告收益;提高交流的附加值,如有偿讲棋、出售不断升级的对弈软件等;提升某些机构或者个人的知名度,间接降低了其广告宣传的成本。

  对传统的冲击和被边缘化的危险

  棋手们面对面下棋时,都要讲究对局礼仪,这不仅是对对手的尊重,更是棋手自我提升修养的重要途径。而这种传统的形式在网络上受到严峻的挑衅,有些棋迷网上对弈时心态不对,或把一盘棋的胜负看得太重,或者过于追求高级别和高积分,从而导致了林林总总的丑恶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对局的一些限制,骗着、随手棋比比皆是,这样过多的对弈反而不利于棋迷或者职业高手的健康成长。网络对于棋类传统更大的冲击还在于计算机不断升级的智能化,早有深蓝打败卡斯帕罗夫的例子,而在去年中国象棋的人机大战中,计算机能打败国内顶尖高手且在整体对抗中保持优势,这不得不让人们又一次叹服。

  棋类作为一项竞技体育,对抗是永恒的主旋律,如果比赛不激烈、没有悬念,则会失去很多的观众;棋类又是一项可以大众参与的文明游戏,如果某个地域优势过于集中,则很难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到更多的地域。而中国的传统棋类也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五子棋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上要高于围棋和中国象棋,但我国离日本和欧洲的整体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围棋依旧是中日韩“三国争霸”,欧美洒下的“种子”目前还难成气候,第一次进入亚运会比赛项目还是沾了国际象棋的光;中国象棋在东南亚一带风气较盛,尽管越南近几年进步很快,但始终还是“隐隐约约的威胁”。正因为如此,我国传统棋类在国际普及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同时当网络提供更多的信息选择和娱乐方式时,我国还有多少青少年会选择关注棋类? 作者:邓宇 电脑版
返回:资讯列表|中体象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