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第六章:初征广州

2012-02-19 22:40:00 阅读:4695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第六章:初征广州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小小的塘沥圩也彻底沸腾了,人们敲锣打鼓,舞麒麟、耍龙灯,庆祝家乡光复。杨茂祯也欢欣鼓舞,觉得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生活总算有了点奔头。寻思仅靠摆地摊,一大家人无法度日,于是向村里喜欢下象棋的有钱人家借了些本钱,在塘沥圩租了个店铺,取名“瑞合”。店铺宽约四米,长约九米,杨茂祯把它分为两半,一半卖些洋货、土布等日用杂货之类,另一半给杨官磷承接车衣。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右四)

自哥哥早逝后,一家五口人的担子差不多全压在了杨官璘的身上。杨官璘早披一身雾,晚肩一身月,风里来雨里去,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蚂蚁奔波着。更可怕的是,当时凤岗日寇虽已退去,但盗匪还非常猖獗,时时都有遭遇不测的可能。善良的罗官娣每到傍晚都到村口的桥头盼郎归,不知多少次望穿秋水,流下担心牵挂的眼泪,杨官璘是她生命和生活的全部。只要丈夫一出门,她便感到无穷的寂寞与恐惧,担心丈夫的安危。后来,罗官娣得了一场眼病,正是因这一时期流泪多引起的。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右三)正在讲棋

由于有了店铺,杨官璘过一两个月便要去一趟香港、广州等地进货,他一边借此机会与人交流棋艺,一边也迫不得已地做过不少冒险的事。譬如说做:“飞虎队”战士们在风驰电掣的火车上翻上爬下,稍有不慎就会掉在火车轮下粉身碎骨,真是惊险万分!而鲜为人知的是,杨官璘也曾经有过这么一最冒险扒火车的经历:他不是铁道游击队员打鬼子抢军火,而仅仅只为养家糊口而已。

新中国成立前由深圳开往广州的火车,几乎是沟通省、港的唯一通工具,所以那些跑单帮的、做生意的、逃难的……将火车挤得满的,看上去犹如密密麻麻的蚕在食桑叶。

塘沥村附近的天堂围火车站是个小站,火车常常不停。即使停车,也常常没有票买。一次,杨官璘苦求售票员让他上车,那人指着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似的车厢说:“你能上就上吧!

  杨官璘紧了紧衣服,把随身携带的绳子两头绑上钩,将绳子抛在两间车厢接头的挂钩上,套牢后,然后一纵身,顺着绳子敏捷地爬上了车顶,趁着火车还未开动,他麻利地将绳子紧紧拴在车厢两边,再把自己像捆粽子一样牢牢地捆在车皮上,以免被颠簸下去……

这样的惊险镜头杨官璘几乎每个月都要上演一次:因为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到香港进货回乡零售,赚点微薄的生活费来养家。

“要说我有那么一点百折不挠的性格的话,也是艰难困苦的生活造就的。这种性格用到下棋上,就是意志如铁,把每盘棋都坚持到最后一秒钟,从不轻易言败”!后来辅导儿子要子平上棋时,杨官璘不止一次就样言传身教。

  广州也是杨官璘常去进货的地方。

  广州一直是弈林的藏龙卧虎之地,但沦陷以后,棋人便星飞云散,或南下港澳,或北走韶关,更有甚者远走桂、黔边陲。直到1945年广州光复,这些棋人才陆续返穗,“棋城”乃逐渐复兴。如西门口的祥珍茶楼就有陈松顺、卢辉、覃剑秋等一流高手时常出没。许多茶楼如长寿路的富香、凤安桥脚的富泉、洪德路的洞天、惠爱路的妙奇香等地也有不少棋人光顾。城内永汉公园(即中山六路之原儿童公园)旁边还有间同志棋坛。由天王卢辉主台,可谓名手如林!

但这时的杨官璘还在为生计劳作奔波于乡间小道,无暇顾及广州的棋坛。

一天,有个同乡对他说道:“广州棋风鼎盛,高手如集,你为什么不去广州找人切磋棋艺呢?”一语点醒梦中人,杨官璘决定去广州闯荡一番。

1948年,杨官璘决定出征广州!

为了积撵去广州的盘缠和一家人的生活费,杨官璘开始没日没夜地劳耕苦作,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几掰来用。好不容易积撵下一笔小钱,杨官璘打点行装,告别双亲和娇妻,北上广州,迈出了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杨官璘来到广州后,为了节约盘缠,就住进了位于中山路秉政街44号的大同学社。

这大同学社里边前身是庆茹书室,是清光绪年间凤岗人在广州开的一个馆舍,以便当时的凤岗学子在广州考功名时落脚。现凤岗镇黄洞村迥龙庵有一石碑文对此有较详尽的记载:

盖文庠序为养育人才之地,试馆乃利见游息之区。我辈自开籍以来,试途享通,人文已蒸蒸日上,但舍馆未定,行李难安。幸我同倡议捐题,共襄关举,爰置试馆于羊城之秉政街,额之日庆茹书室,取拔茅连茹之义也。将见赴试者有游息之乐,遂利见之心,庶几人文蔚起,科甲联登仕路,宏开经纶,大振均于此馆焉。基之后之莅斯馆者,宜何如鼓舞踊跃,奋志青云而无负建立之意也哉!

     杨官璘此次进军广州,虽抱有“奋志青云”的宏图,但为生活所迫,他还不敢向一流高手挑战,只能找一些不人流的棋手过招,以便赢一些资费养家糊口。

当年,广州市上九路有个土布销货市场。那里不少卖布的摊主都非常喜欢下棋,在无人光顾的时候便摆盘对窖,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杀”得好不热闹!

    杨官璘成了这里的常客。一些摊主见这个“乡下仔”身无长物,所有的行头只一个布袋、一条麻绳,一袭粗布衣裹在瘦弱的躯体上.貌不惊人,寒碜不堪,且满嘴客家话,实在是土得掉渣.往往主动搦战。杨官璘故意示弱,每盘只肯出半价,那些摊主更认定这个乡下棋

手“好欺负”,于是穷追不舍,定要每场全价拼杀。杨官璘就见机提议,谁赢就照谁的价交易土布,摊主一概应允,满以为是手到擒来,谁知上阵没几个回合,便被杨官璘斩于马下。就这样,杨官璘一次又一次地靠棋艺买到了便宜布,支撑起苦难的家。

    杨官璘的名声渐渐在这一带传开了,整个土布销货市场再无一人是他的对手。有些摊主输了不服气,还请来“高手”助阵,但都一一败在杨官璘手里。

“棋王”的光环再一次罩在杨官璘的头上;但是,又有谁知道,杨官璘在广州打拼背后的辛酸?

大同学社虽是凤岗籍人所开的一个会所,但只管住不管吃。杨官璘来时,这里已是人满为患,床铺早已没有空位。杨官璘无奈,只好用赢来的布做了一张躺椅,这就是他的床了。

    杨官璘嗜棋如命,在家里的时候,只要一有空闲便拆棋下棋,但到广州后,他身上却从来不敢带棋,因为怕露了馅,没有人敢和他比试,否则一家人的生计都将成问题。即使从外面比赛完回到大同学社,杨官璘也不敢“显摆”,因为还有同乡会找他对弈,可借此赚一两顿饭钱。

    身边无棋对杨官璘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折磨,就像一位将军失去了宝剑,苦不堪言。要练棋也只能躺在床上冥思苦想,记谱也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虽然弈棋暂时解决了杨官璘的生计问题,但他的生活依然非常拮据,平时连米饭馒头郡不敢多吃,吃得最多的是“肉沫粥”。

    “肉末粥”是广州的风味小吃,颇有些小名声。做法简单,价格便宜,即用炸肉末放在热粥中搅拌而成。俗语云:“有钱人吃龙虎斗,没钱人喝肉沫粥。”那些阔人对此街头小吃自然是不屑一顾,然而它却是杨官璘赖以果腹的“美味佳肴”。

杨官璘不愿“骈砥于槽枥之间”,虽然跟江湖贩夫走卒之辈交手能赢几个小钱,但长此以往,对他的棋艺毫无助益。于是,他逐渐将“战场”转移到茶楼、公园。

一天,杨官璘作步而游,不经意问抬头一看,只见前面一片丛林中碧甍叠盖,宝顶飞檐,原来是著名的海幢寺。

    海幢寺位于广州市同福中路337号,始建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它以寺貌胜严、殿字雄伟、净域宏敞、佛缘鼎盛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广府四大丛林之一。内建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韦驮殿、伽蓝殿等,高僧云集,盛极一方,有“天然门下,诗僧六十”之美誉。

    杨官璘走进海幢导内,但见里面林木参天,浓荫覆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名胜众多,古迹罗列,如海幢论鹰爪、十六罗汉、四大金刚、三须观音、猛虎回头石、海幢宫瓦、澹归碗、幽冥钟、星岩石塔……美不胜收,目不暇接。“海幢春色”更是脍炙人口的羊城八景之一。

  1933年,海幢寺被改为公园,从此这里更是聚集了三教九流的人物。说书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数来宝的、拉洋片的、卖武的、耍猴的、玩杂技的、摆棋摊的……五花八门,十分热闹。

    早在清朝末年,广州棋风渐盛,号称“四大丛林”的大佛寺、华林寺、光孝寺、海幢寺是弈棋者的聚集之地。其中,尤以海幢寺最盛,成为“四大丛林”之冠,不少弈坛高手常来这里聚会,一会江湖豪客。广州光复后,海幢寺再度成为羊城棋人的聚散之地。

    杨官璘没有心情欣赏寺内的美景,他的目光早破那些星罗棋布的棋档吸引过去了。只见那些棋手或席地而坐,或盘褪而踞,这边飞炮挺兵,那边横车跃马,但闻“将军”之声不绝于耳,只杀得“楚河汉界”上硝烟滚滚。杨官璘挟着一把雨伞四处穿行观察,发现这些“江湖散仙”大多棋艺一般,不觉意兴阑珊,便转身辣到大雄宝殿,准备休息一下就回去。忽见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棋档故子正在招徕弈客。杨官璘走向前去,只见此人四十开外,衣襟不整,面呈菜色,看样子也是一个凭棋艺混饭吃的人。

    杨官璘不知,此人名叫梁应桑,绰号“插鸡粲’,棋艺只不过是二三流的角色,但久在弈林厮杀,人脉倒是不少。如“广东四大天王”之一的卢辉就跟他私交甚笃。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在海幢寺的众多棋摊中,“插鸡粲”倒也是一方“豪杰”,鲜有对手,并借此博得了几分薄名。这天他见杨官璘一身土气,断定他是初进大城市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仔,便带了几分轻蔑的口气搭讪道:“后生哥,想下棋不?

    杨官璘见此人神态傲倨,不禁有几分不快,当即答道:“要下就下!”“插鸡粲”心中窃喜,为了进一步诱杨官璘入彀,便有恃无恐地说道:“我再让你双马!

    须知在象棋界里,让双马已被江湖棋客琢磨出了种种局法,非水平相当或丰富经验者是难以取胜的。同时,这“双马局”还另有一番讲究:让马一方虽少双马,但可得三先,迅速出动双炮巡河,横冲直撞,得先得势,沿河“十八打”,使得对方难以应付,常常可操胜券;另一方也有相对的应法,须以“蟹眼炮”固守,再以士象守城,深沟高垒,严阵以待,等敌方攻势稍缓,然后拼力反击,尽量兑子,方可夺先取胜。

    “插鸡粲”说罢,主动拿掉己方的双马,立即平炮抢攻。杨官璘深谙棋书,对此棋局攻防之法均了然于胸:只几个回合,便将“摇鸡桑”杀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再无还手之力。

    “插鸡粲”不服,改弈全局连下三盘,不料盘盘皆输。梁应粲这才知道来者绝非等闲之辈!心想:此人貌不出众,棋艺却如此精湛,看来只有卢天王才能降服!

   1948年前后的广州棋坛,旧“四大天王”已是四去其三,卢辉硕果仅存。论名气也属卢辉最响。但当时出道成名的陈松顺、袁天成、曾益谦等,他们的栌艺均已超过了卢辉。

这“卢天王”确岭南棋界久负盛名,外号“棚仔”,系河南溪峡人氏。其父卢权以搭棚为业,精于弈道,尤其擅长“五七炮”,是“河南五虎将”中的一位高手。卢辉兄弟二人自幼随父习弈,双双练成一身绝艺,棋界人士称卢家父子为“溪峡三卢”。卢权去世后,卢辉承袭门风,对家传的“五二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有新的发展,人们便将其与《杨家将》中的“杨家枪”相对,称之为“卢家炮”。卢辉曾获广东省象棋比赛第二名,被列为广东“四大天王”(即黄松轩、卢辉、冯敬如、李庆全)之一。

    当时,上台打擂需要花2角钱买一张攻擂票,如弈和擂主,可赚回一倍的钱;若胜了擂主,则可得l元钱,即5倍于票钱。因此,擂主输棋丢面子固然事大,经济上往往也损失不小,所以擂主往往力保取胜,其次才求和。

    杨官璘怀着忐忑的心情步入棋室。只见室内坐满了人,熙熙攘攘,台上灯光灼亮,大棋盘高挂,案桌上摆好了棋盘,一位40多岁的中年端坐在桌旁,他神态庄重而和蔼,目光不断地在观众席上搜寻着,随时准备迎战上台攻擂者。

    卢天王德高望重,棋艺精湛,且又处在鼎盛时期,可谓如日中天。池如一位武林高手,三拳两脚便将那些登台较量的“侠客”踢下台去。大家愕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无人再敢上台拔其虎须,棋室里顿对冷落下来。

挤在人群中的杨官璘早已动心。这时他鼓足勇气,拨开众人,步上擂台,先向卢天王点头致意,然后说道:“卢天王,我想向您请教!

卢天王久经“沙场”,驰骋棋坛数十年,见多识广,见是一个乡下人上台攻擂,不禁一愣,但随即发现这个乡下小伙眉宇问隐含英气,暗暗寻思:“这个年轻后生来攻擂,只怕是来者不善,我必须认真对待,以免阴沟里翻船。”于是,向杨官璘微微一笑,并朝对面空椅伸手示意,请杨官璘落座。

杨官璘很尊重这位棋坛前辈,他向卢天王微微地鞠了一躬,这才落座。不料台下众人交头接耳,顿时像炸开了锅。有人说道:“这个乡下仔,真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攻卢天王的擂台!

“那还不是伸着脸讨打?看卢天王把他杀得狗血淋头的!

杨官璘正襟危坐,充耳不闻,只是规规矩矩地等赛。这时有人端上两杯“铁观音”,一股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杨官璘艰难地吞了吞唾液,他是徒步过来的,早已焦渴如火,但卢天王没有动杯,他不好先自喝茶。细心的卢辉发现了,于是端起茶杯,对杨官璘举了举,示意他喝茶。杨官璘心中一热,忙起身微躬道:“您先请!”卢天王赞许地微微一笑,用杯盖拂去茶沫,轻轻呷了两口,杨官璘这才小心翼翼地端起茶,三五口便喝进肚里。

    攻擂战一开始,杨官璘先摆上当头炮,然后跳一只边马,第三步再跳另外一只边马,这一下全场哗然。因为在先手棋中,连跳两个边马的,不但是《橘中秘》、《梅花谱》等古谱所未见,连名手对局中也从未见过。

    卢辉对杨官璘以“双马飞边陲”开局也大感纳闷,因为双马飞边,等于敞开胸膛任人捶打,岂不是一只送上门来的羊羔?当下起了几分轻敌之心,岂料杨官璘以滴水不漏的攻防步步进逼,最终杀得天王汗流浃背,先负了一局。这段赛事,即是流传至今的“杨官璘笨局戏天王”的佳话。

     第二局,卢天王因心存顾忌,不敢力战,以稳健的着法力守成和。结果,杨官璘以一胜一和获胜。

    “好!功底深厚,攻防全面!

    “这位乡下人好厉害!

    当卢天王含笑认输时,台下顿时响起叫好声和赞扬声。

    台上的卢天王虽输了棋,却显得很高兴。他站起来激动地说:“我们在对弈中,杨先生算度准确,运子灵活,变化多端。想不到一位乡下的年轻棋手会有这等功力,是我摆设擂台以来所碰到的最强硬的对手。他这样年轻就百如此的造诣,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杨官璘在笔记里对此段棋局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载:“当时我由东莞县农村初出茅庐,就好像传说中的武师,技成之后背起了黄包袱,出来闯荡江湖,找人较技,一来积累临场经验,二来以期精益求精。不过我所背的,不是一八般兵器,而是棋盘三十二子。在广州与卢天王过招,他让我长先。共弈五局,第一天,我一胜一和;第二天,我一负二和。”现选评一局如下(此为和局)

1.兵三进一,卒312、马二进三,马233、马八进九,马87

4、车九进一,卒115.马三进四,炮246、相三进五,炮25

7.仕四进五,车128.车九平六,车259.车一平四,象75

10.车六进二,炮5退111.兵九进一,车2退112、兵九进一,车21

13.车六进五,士6514、车四进八,车9615、车四进八,车96

16、车四平二,车6317.车二退一,车6718、炮八进二,马7退6

19.炮二进二,炮5820、炮八平二,车1退221.马九进八,车12

22.马八退六,卒9123.兵七进一,卒3124.炮二平七,象31

25.马六进四,车7626.马四进六,马3427.车六退三,车69

28.车二退二,车2329.车二平一,车2930.车一退二,车93

    杨官璘对此和局有着比较客观的分析:“布局肜段双方平稳.到中局阶段我占优势。但由于自己当时的功力和一流棋手尚有距离,所以我无法抓紧先手,只好兑子言和。”

    后来,杨官璘回忆起这段往事,淡然地说:“我出‘双边马’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心得,因为自己对布局不如别人熟,怕吃亏而想出来的笨办法。凭着自己中残局的功底,只要不出大纰漏的话,还是可以慢慢赢回来的。”

    这一战令棋迷们大为兴奋,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竞以“双边马,,逼和卢天王,真是非同凡响,顿时轰动羊城。杨官璘也颇为怀念这段棋缘.以至在后来撰写象棋稿件时,常常署名“双马客”。

    攻打卢天王擂台使杨官璘一举成名,他也把这看成是自己步人棋坛的开端。同时通过梁应粲,杨官璘认识了不少弈林高手,在棋艺交流中,他虚心学习,虔诚讨教,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棋艺水平,他严谨、细腻、多变的风格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纵使成名后,杨官璘也没有忘记这段棋缘。后来他在主持广州棋坛比赛事宜时,特地安排梁应桑做唱棋工作。梁应粲去世后,又让其子顶替,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通过与卢辉的博弈,杨官璘结识了卢辉的嫡传弟子李志海。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

    原来,在攻打卢天王擂台时,杨官璘注意到卢辉身边坐着一位精明的年轻人,脸上的表情随着棋局的变幻而变化,还不时以敬佩之色看看走出好招的杨官璘。杨官璘对他颇有好感,下擂台后,两人惺惺相惜,互通名号。杨官璘这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卢天王的入室弟子,名叫李志海。

    杨官璘、李志海年纪差不多,棋艺也不分轩轾。当时李志海住在广州珠玑路,家宅颇宽,于是杨官璘便成了李家的常客,两人常常通宵达旦地下棋。二人下完了拆,拆不通又接着下。杨官璘以拆棋出身,功夫娴熟,尤擅中残局。而李志海则得名师真传,布局好。两人取长补短,都感获益匪浅。

通过李志海,杨官璘结识了曾益谦。曾益谦为昔年“粤东三凤”之一曾展鸿的公子,嫡派真传,这时亦学弈有成。他从香港到广州,代世伯卢辉过擂,与屡挫卢辉、称霸省港的袁天成大战十局,不分上下后加赛两局,曾益谦获胜,可谓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杨、李、曾三人结成好友,终日在一起切磋、交流,以棋会友,成为棋坛一段佳话。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第四章:虎口脱险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第二章:弈林神童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第一章:书香世家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序(胡荣华)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内容简介、目录

原创作者为凤岗宣教部周镇明,为了怀念前辈杨官璘,我是按《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这书,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

谢绝转载!翻印必究。谢谢理解!谢谢支持!

作者:周镇明 电脑版
返回:资讯列表|中体象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