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手收入不低 象棋手靠下棋无法养活自己

2012-01-15 10:55:00 阅读:1.3万

 
  说到国际象棋,我们自然会想到谢军、侯逸凡。国际象棋运动员的收入虽然不能与三大球及围棋的运动员相比,但在非奥项目上肯定是待遇比较好的,即使很多全运、奥运项目,也有很多运动员的收入不及国际象棋。

  与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高度职业化项目不同的是,现在国际象棋的体制在大多省份还是专业体制,拿专业运动员的工资。如果单从工资收入上看,国际 象棋和其他项目专业运动员的收入应该是差不多的,比如广东。他们在批了国象编制后给棋手的工资,就是参考其它项目运动员收入来定的,普通队员是两三千元、 拥有特级大师称号而且成绩好的是五六千元。由于国际象棋不是奥运、全运会项目,只能计算体育大会、亚运会等其它综合性运动会的成绩予以奖励,广东把智运会 也列入到奖励序列,每块金牌也有几万元的奖励。

  除了联赛收入,国内外大赛和商业赛也是国象队员的一大块收入,当然这要看棋手的表现。如果是普通棋手,很多比赛就没机会参加,如果拿不到好成绩 也没有多少奖金,有些诸如商业赛事,棋手还要自己掏路费。大牌棋手一年的收入加起来,肯定比很多项目的运动员的收入都高,即使像举重、体操、游泳这样的大 项,运动员可能除了夺奥运、全运冠军的年度,收入都远远低于这些国象选手。而且国象的寿命比较长,一般运动员从十几岁开始,一直比赛到三十多岁,退下来还 可以教棋,这样算起来总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其实,国象棋手的收入还有很多渠道可以获得。比如,成名的如果能业余教棋、带孩子的,又会增加一块收入。像谢军、侯逸凡、卜祥志这样的明星选 手,参加社会活动和一些表演赛,都能拿到一些出场费。由于现在学棋的孩子多,即使一些普通棋手,业余教棋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就拿深圳来说,一个普通教棋 的国象教练,月收入都在七八千元,如果是大师级的教棋,月收入能有几万元,很多项目的教练也都是不敢奢望的。

  总之,目前中国国象选手获得收入的渠道是非常广泛的,这远比很多没有群众没有市场的运动项目选手,处境要好得多。而像侯逸凡年仅17岁,年收入 就能到百万了,那更是很多项目运动员做梦都不敢想的。即使普遍收入比国象高、在中国市场化程度也比国象高很多的围棋,其顶尖选手年收入能到百万的,也没几个人。(下一页:中国象棋:靠下棋无法“养活”自己)[yao_page]

中国象棋:靠下棋无法“养活”自己

  在中国的三大棋中,象棋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估计中国有2亿人会下象棋。中央电视台曾作过节目收视率调查,象棋仅次于足球和赛车,列赛事转播收视率第3位。

  一位象棋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特别是围棋的最大区别是,象棋大部分棋手,包括不少大师级的棋手,都不是真正的职业棋手,他 们平时光靠下棋的收入根本无法“养活”自己,还要去单位上班或靠其他工作谋生。国内只有广东、上海、江苏、黑龙江、河北、北京和吉林等为数不多的地方有专 业象棋队,象棋队的棋手每月的工资为1000元至2000元。

  2011年全国象甲联赛的推出使棋手增加了不少比赛机会。同时,12个参赛队在社会上拉到的赞助费一般为40万元至80万元;棋手对局费一般为:输棋1500元,赢棋3000元左右。这就使得棋手的比赛收入较之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

  柳大华在说起中国象棋手目前的生存状态时认为:在各种体育活动走向市场后,象棋比赛的奖金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提高,但目前广大职业棋手比赛的机会非常少,结果是顶尖高手因奖金相对丰厚而生活得较好,而其他棋手的生存状况就要差一些。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祝铭利 电脑版
搜索:国际象棋 返回:资讯列表|中体象棋网